----在延寿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 长 马冰哲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克服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较好地完成了“三年见成效”阶段任务和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经济实力全面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3亿元,同比增长15.3%;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9.2亿元、7.3亿元和11.8亿元,分别增长12.6%、18.8%和1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亿元,增长2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36.5%,增幅列哈市所属县(市)第二位;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1亿元,其中体制支出4.5亿元,专项支出3.6亿元,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建设、保发展、保稳定的目标。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33.4亿元、6.1亿元,分别增长28.7%和1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7.5亿元、2.38亿元,分别增长31.4%和29.6%。农业总产值实现14.3亿元,增长14.2%;畜牧业实现产值2.7亿元,增长17.8%。共争取引进和实施各类建设项目300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23个,全口径到位资金19.9亿元;新谋划项目1065个,进入市级以上大项目库230个。引进物流、商贸型税源企业134户,实现税收1亿元。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发展到35户,投产20户。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增长4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912元、5890元,分别增长13.3%和12%;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57亿元,增长19.9%;新增贷款13.3亿元,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3亿元,增长19.9%。
——基本建设全面加强。总投资7.5亿元,重点围绕水、热、路、院、所、场、站、校、房、保10个方面,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完成供水工程征地1.36万平方米,新水厂开工建设。实施污水管网配套工程,铺设管线38.9公里,新建污水提升泵站一处。实施集中供热二期工程,铺设管线12公里,新上60吨锅炉一台,新增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加强城镇建设,硬化改造道路50条(段),主次干道和巷道硬化率分别达到100%、84.6%;高标准完成山河公园广场建设,对西大沟北段、富强大沟进行了衬砌改造。启动了松林小区、水韵紫城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1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1831户1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30户。启动第二批19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实施了新城、关门山、先锋水库除险加固和东明灌区田间配套等重点工程;建设水稻育苗大棚小区60个、大棚2583栋;造林4.5万亩,绿化村屯50个;实施了加信灌区3.36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水田示范项目建设;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修建农村公路39条195.7公里,硬化屯内路30.8公里,通县、通乡公路硬化率100%,通村公路硬化率87%。实施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全面完成。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22个、鸡舍142栋。新建4所中学校舍9882平方米。新建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完成50个村级卫生所达标改造,达标率80%。推进青川乡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建通讯基站16个,并加强数据光缆设备建设。新建2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村级计生服务室规范达标率80%。新建3个乡镇文化站。新建2个敬老服务中心,新增床位350张。完成2个乡镇派出所建设。完成社保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客运站搬迁工程已经批复并完成选址和环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整合教育资源,完成高台中学、朝鲜族小学撤并工作;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充实农村一线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应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确保有效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2.3万人,药物目录由500种增加到1599种,报销补偿10.7万人次1190万元,受益面86.9%;完成新农合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启动了全省第一家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试点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96.6%,人口自然增长率4‰。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87%,发展数字电视用户4600户。新开发城镇公益岗位300个,新增就业2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新增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210人,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调了养老金和生活补贴,全年发放养老金6769万元;为1759名“五七工”、“家属工”办理参保审批手续;医疗保险参保2.4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由3%提高到4%,一般疾病住院治疗报销标准提高到6000元;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标准每人每年由3000元提高到3500元,报销标准提高到650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1238万元;创新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发放救助金340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万元,解决了城镇1157户低保、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充分保障广大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两次提高津贴补贴,月人均增加300元。完成国有企业改制5户,安置职工690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827万元。发放各种惠农补贴7079万元。县财政用于民生和公益事业支出达3.7亿元,占总支出的45.8%。
——发展环境全面改善。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和提案办复率100%。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地区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制定了扶持亚麻产业发展的补充意见及招商引资、棚户区改造、肉鸡产业发展等优惠和扶持政策,保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着力改进作风、提高效能。行政审批实现了“两集中、两到位”,精简压缩审批事项22项,审批业务受理5540项、办结5509项。落实信访领导包案制度,全年受理群众来访349件2038人(次),分别下降38.8%和16.4%;办理县长信箱群众反映的问题70余件。组成驻村工作组,解决了延河镇顺兴村长期存在的土地纠纷问题。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顿,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消防、森防安全检查,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普法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工程和“三基”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案件立案下降1.7%,破案率提高5.3个百分点,禁种铲毒工作实现“零种植、零产量”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幅度提升。
同时,人事及机构编制、统计、审计、物价、法制、档案、武装、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实现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团结一致,战胜各种困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县委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得益于县四大班子团结协作和互相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延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经济总量小,发展质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立县大项目和支柱企业,财政增收压力大,民生事业保障能力还不强,公共服务和管理还不够完善,个别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发展意识、工作作风还有待于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五年换新貌”目标的重要承启之年。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和实力积淀,为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的一年,国家以“扩内需、促消费、调结构”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重大民生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对民族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兼并重组、金融服务、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扩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省委提出的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市委提出的“强县”战略,都为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充分用好政策,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超常举措,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务实创新、富民强县”的总体思路,全力抓发展、调结构,抓招商、上项目,抓建设、惠民生,抓管理、提效能,抓稳定、促和谐,努力打造优势产业区域经济核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基础环境建设样板区、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力争增长2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
重点任务是:预计投资8亿元左右,努力推动基本建设实现“六个新突破”、社会保障实现“四个提标升级”,从10个方面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六个新突破”:①以道路硬化改造、供水、集中供热工程为重点,城镇建设实现新突破;②以西同庆街办公区建设和客运站搬迁为重点,西部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③以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④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蚂蜒河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⑤以“寿”文化开发为重点,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⑥以县医院和朝鲜族小学建设及体育场标准化改造为重点,科教文卫升级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个提标升级”:①以提高城镇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补偿标准为重点,医疗保障实现提标升级;②以非农业人口保险扩面为重点,社会养老保障实现提标升级;③以开发公益岗位、扩大就业为重点,就业保障实现提标升级;④以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为重点,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实现提标升级。
为完成上述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突出借力发展战略,全力加快工业强县进程
继续保持招商引资强势。抓住发达地区资本北上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确定目标,强化措施,不断扩大招商成果。注重搞好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研究论证和包装,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利用引进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在稳定商贸流通企业税源的前提下,注重引进实体生产企业,培育稳固的税源体系。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任务指标,调整奖励政策,搞好信息搜集和整理,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发挥驻外办事处作用,力争通过融入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区,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全口径招商引进项目100个,招商引进资金8亿元。
打造工业园区发展平台。突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落户企业、扩大招商规模三大主题,围绕景观、生态、环保目标,加强核心区建设。完善“四园”规划和企业布局,充实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聚的紧密度和产业链条的关联度。科学调整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储备用地1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长江路、珠江路、南庐山路建设。园区入驻企业发展到40户以上,实现税收3500万元以上。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开拓市场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做大做强骨干支柱企业,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借助“强县”战略机遇,积极争取省市政府部门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精简审批事项、减免行政收费,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最大程度放宽政策空间。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职能,积极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开展“三优”创建、科股长评议、部门测评等载体活动,进一步营造亲商、安商、护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二)强化项目开发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
推进项目生成。注重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筛选、论证、申报项目,实现与国家扶持政策有效对接,增强项目的可行性。不断拓展项目谋划的领域和范围,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完善城镇功能、旅游开发、企业改制重组、民生公益事业以及纺织、制药、食品、机加等主导产业,积极谋划、争取和引进一批大项目,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力牵动作用。全县累计谋划项目1500个以上,进入市级以上大项目库250个以上;完成项目前期可研、环评、审批100个。
规范项目建设。不断拓宽向上争取、招商引进、各方参与等筹资渠道,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力争实施各类项目200个,完成总投资15亿元以上。严把施工队伍、材料入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验收五道关口,确保工程招投标、材料检验、施工监理、统筹摆布、检查验收五到位,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实行专项资金管理集体决策、申请报批和全程审计制度,加强监管,保证项目资金规范安全运行。
完善项目保障。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跟踪服务,切实解决好项目规划、审批、环评、融资等具体问题,促进项目履约实施。搞好二轮土地规划修编,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完善县乡两级项目办建设,切实加大资金、人才保障力度,建立专群结合的工作体系。坚持把项目建设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机结合,充实项目库,形成谋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真正使项目成为促发展、惠民生的根本保障。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巩固扩大全国绿色水稻基地创建成果,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55万亩,产品认证达到46个。推进肉鸡养殖小区标准化升级建设,带动散户发展增量,放大贷款规模,加强技术服务,规范中介组织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努力打造哈东地区养殖规模最大、加工能力最强的肉鸡产业基地。以浆果、中草药、食用菌、养蜂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林地经济。扶持永和豆浆、香其酱业、亮珠粮油、鸿源食品、成德果蔬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6万人。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完成新城、关门山、团结、金沙河等中小型水库消险加固工程。按照建设“两个循环带”、“五个示范区”、“十个成果展示点”的规划,把加信灌区现代农业水田示范项目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区,并争取二期项目立项。新建水稻育苗大棚小区13个、大棚1068栋。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新增大中型农机具350台(套),组建2个水田农机合作社,扩大农机补贴和深松整地补贴。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广三大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提高粮食产能。
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五新一好”目标,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2.3亿元,突出抓好公路沿线、乡镇所在地、中心村建设,打造1个试点镇、2个精品村。硬化通村公路24条142公里、屯内路34公里,新建水泥边沟60公里,完成60米黄泥河大桥建设,启动300米蚂蜒河大桥建设;改造农村泥草房1800户,打人畜饮水井16眼,建文化活动室9个、休闲广场9个、沼气池200个,改厕600个;完成30个农资农家店和1200平方米商品配送中心建设;绿化村屯50个,“两荒”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实施66千伏玉河变电所建设。启动第五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搞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区建设,认真谋划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四)抓好基础财源建设,促进财税金融工作发展
培育壮大财源体系。落实财源项目贴息扶持政策,积极协调贷款支持,推动地方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培育和壮大实体财源。大力发展本部经济,巩固商贸流通型企业税源。围绕增值税、营业税等重点税种,完善精细化管理办法,确保税收不流失。推行非税收入“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模式,规范资金管理,挖掘增收潜力。实现财政收入在高起点上的高增长。
增强金融信贷支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搞好村镇银行试点、小额贷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大金融投放力度,控制地方存款外流,调整信贷结构,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企稳回升。继续加强诚信延寿建设,提高政府、企业和个人诚信度,防范信用风险。
扶持非公经济发展。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引导,鼓励全民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多元化、多层次进行融资,重点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林木加工、地方工业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进军,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抓住城市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立足资源、政策、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努力发展一批新兴服务产业。大力引进法律、会计、税务、咨询、评估等中介机构,逐步构建现代服务业基本框架。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一点多线”、辐射四周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围绕“寿”文化开发,增加长寿山、石城山等重点景区建设投入,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强玉河乡新城村饮食服务区、农产品采摘区、垂钓区建设,发展生态游和农业观光游。加大景区招商引资力度,抓好旅游产品开发,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逐渐增强人们对旅游业的认同。
(五)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创建适宜人居生活环境
科学定位发展规划。按照“三区建设、两岸繁荣”的总体构想,整合城市建设、水利流域、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坚持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排涝畅通、生态良好、适宜居住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蚂蜒河两岸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精心打造绿色、清洁、滨水、和谐、平安的现代城镇。进一步优化老城区规划,完善功能布局。沿西同庆街集中规划建设3处办公用房,完成省一级客运站建设,带动西部城区繁荣和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个亮点工程”,开发山河公园中段,对西新华街、卫东路南段、铁通公路县城过境段进行标准化改造;实施“四个重点工程”,延伸南吉盛路,拓宽东新华街,衬砌改造西大沟北段,延伸南东风路并搞好东大沟治理;完善“四个配套工程”,完成山河公园和红星街绿化、西大沟和延安街中段配套建设;硬化改造东风路北段、范家路、延安街中段等60条道路。完成大众二期和盛世花园小区一期1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5万平方米。完成供水厂改扩建工程。集中供热扩网20万平方米。完成污水处理厂改造,启动蚂蜒河水源地保护项目,高标准进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城镇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制。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整顿城镇秩序,解决噪音扰民、烟尘污染、交通混乱和沿街经商等问题。增加环卫设施设备投入,抓好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加大清冰雪力度。规范物业市场,加强住宅小区管理。推进“三优”创建活动,重点整治背街巷道、城镇入口、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和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等部位环境卫生,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
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大资金、项目、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小城镇住房、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找准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结合点,巩固加信镇小城镇建设成果,加强六团镇省级试点镇、延河镇延河村市级试点村建设,研究推进中和镇场镇共建的有效措施,打造精品镇、示范村。认真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实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
(六)推进科教文卫升级,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增强科教支撑能力。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知识培训,加强与院校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适时调整乡镇学校网点布局,选派50名优秀骨干教师支农帮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多渠道联合办学模式,申报省级示范职教中心。实施好校舍安全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新建1074平方米的朝鲜族小学教学楼。狠抓“三支队伍”建设和校园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新建2万平方米县人民医院业务用房,带动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免费为1.3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为3.4万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救助农村孕产妇15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报销最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强化社会公共卫生管理,增强疾病防控能力,推动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保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巩固科学、健康、文明的生育观念。落实计生优惠政策,开展计划生育清查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信息化平台,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精心组织开展我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繁荣群众文体生活。对县体育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拓展场馆活动功能。完成延寿镇、延河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安装健身路径4套,改善农村文化体育基础条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大网吧和重点娱乐场所整顿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数字电视前端建设,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1.5万户。
(七)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提高30元,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由900元提高到1200元。加大乡镇敬老院整合力度,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30户。深入开展城镇廉租住房补贴工作,增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能力。新开发公益岗位200个,新增就业2000人、再就业1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将6295名国有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纳入医保范围;继续为“五七工”、“家属工”办理参保审批手续;以非农业人口为重点,完成2500人社会养老保险扩面任务;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预警防控体系和预案,增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网络体系,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信访稳定。开展平安创建工程,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实施“天眼”工程,扩大监控覆盖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安全稳定。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建设延寿镇标准化社区办公室1处,整合资金集中投入,落实8个乡镇社区办公用房,农村社区建设启动50%,开发50个公益岗位充实乡镇社区,提高社区办公经费标准。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强化社区便民服务、就业、救助、社会保障、医疗、治安、环境卫生管理等职能。
(八)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确权、登记和颁证,完善承包和流转合同,组建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建立产权明晰、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运行机制。完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鱼种场改革。
稳步实施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通过职能划转、机构撤并,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整合和配置政府部门职能,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控制编制。进一步推进政事分开,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加大整合力度。调整后,原政府机构精减比例为18%左右,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完成工业企业改革。解决和处理好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快帆布厂等4户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变现,加大财政注资力度,彻底解决企业债务链,妥善安置职工,全面完成工业企业改制任务。
(九)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力打造干事创业政府
凝心聚力,加快发展。树立从政必有为的理念,高度关注立县项目建设、招商企业发展、民生事业保障,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打造善于发展的行政队伍,落实责任目标,调动全县上下思发展、抓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想事、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
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实行民主集中、集体决策,增加工作透明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五五”普法进程。
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加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着重解决作风飘浮、推诿扯皮、有令不行和不作为等问题。坚持少开会、少发文、多干事,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目标管理、督促检查、绩效评估、行政问责的工作推进落实体系,加强政府落实能力和执行能力建设。
严肃纪律,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等行为,加强项目资金、部门资金监察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打造纪律严明、廉洁高效政府。